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3章陈哲少见多怪 (第1/2页)
第13章 陈哲少见多怪 陈哲微微摇头:“咱们京城这支人丁也不旺,算上长房,咱们陈家也就九人吧?”陈哲所说的长房乃是陈哲祖父之兄分出去的一支,在京郊庄上居住,管着陈氏一族祖上传下的田产。 陈哲一家男丁不过父子兄弟三人,京郊长房稍好些,也不过三代六丁。讲到这,原本斯文的陈咨说话突然就婆妈了起来:“所以啊…你该当努努力了,这几年也没见你少睡女人,怎的都没个动静呢?”陈哲一脸嫌弃地顶了回去:“大哥你虽不好女色,却也和嫂嫂成婚六年,怎的也没个动静呢?” 说完两人一齐沉默了片刻,决定略过这个互相伤害的话题,陈咨又开口道:“这次南下,我遇到一人,乃是淮东道推官李咨,我与他同名,便有意结交了一番,不料却与他颇为投契,他虽大我十二岁,我两人却相交甚欢,李咨膝下有一庶女,今年十七了,如今在鹤仙门习武,他愿意立契赠我为妾。” “嗯?”陈哲一愣:“大哥你开窍了?”“去去去,我自然是没有答应…嗯…也不对,我替你答应了,契书填的你的名字。待那姑娘中秋下山,便来京城寻你。”陈哲无语,看来他这个大哥确实是没什么世俗的欲望:“行吧,我知道了。” 两人又聊了些其他趣闻,一直聊到申时末,陈哲正想告辞,准备要去工部杜尚书家赴宴,却听陈咨又提起一事:“对了,你去年让我帮忙打听的水底城,这次我听到些眉目。” “真的?”陈哲激动的直接站起了身:“在哪里?”“泽山县曲陵湖。”陈咨报出地名,摆手让弟弟先坐下:“这曲陵湖连通须沿江,乃是古时须沿江决口之后江水淤灌而成,不过七年前须沿江沿途大旱,冬季枯水时曲陵湖水倒灌入江,当时湖底有古城遗迹显现。 我在泽山县查了两日地方志,并未找到有关这古城的记载,想来说不定就是你要找的那水底城。”“嗯。”陈哲重重点头:“多谢兄长,不过此事不急,待京南之事了结之后,我再抽暇去那泽山县一探究竟。” 这水底城事关陈哲突破通天境踏入玄天,不过,一来这讯息只是传闻,未免不实,二来陈哲虽然卡在通天大圆满近两年,相比那些终身囿于通天再无寸进的人来说,却也不算太久。 告别了家兄,陈哲准备一番后出门直奔工部尚书府而去,陈杜两家都是六部堂官,两府便也相距不远,陈哲出门前包了两块玉石镇纸一方澄泥砚做礼物,提在手里也不骑马乘车就这么溜溜达达地走过两条街,转个弯便是工部尚书府。 在门koujiao了礼物请帖,陈哲随着杜府下人一路直趋后院,抵达一处水榭亭台。杜府与陈府占地相差仿佛,都有一处大后院,只是布置殊异,陈府后院远离水源,陈哲嫌挖个死水塘太招蚊虫,便移栽了大量高大古树,搞得林繁叶密一派清幽,主要也是方便陈哲在后院里和俏丫鬟们玩点幕天席地的小游戏。 而杜府的后院则是一方足有两亩上下的大方塘,值此盛夏,正是荷叶亭亭碧色接天的光景,坐在这水边也是颇为宜人,正在陈哲观赏栏外荷塘之时,身后响起一阵脚步声,转身一看,两个一身员外服的苍髯老者在一大群仆役的簇拥下踏入水榭。 陈哲上前行礼道:“袁世伯,杜世伯,两位安好?小子陈哲这厢有礼。”打头的老者正是当朝中书次辅、吏部尚书袁辰,此地虽是杜翔的宅邸,可看这架势,这桌席面大概还是以袁辰为主。 袁辰相貌堂堂瘦削清癯,面带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